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 57卷 5期 刊出日期2023-10-15
专论

李红霞

2023, (5): 369-376.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01

耐火材料是高温技术不可或缺的支撑材料,在钢铁、有色、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从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出发,解析了国家高质量发展、绿色双碳、国防安全等战略对先进耐火材料的需求,总结了耐火材料的现状,并结合耐火材料工业自身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讨论了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实施,提出了研发的数字化与智慧化、减量化与结构功能化、绿色低碳新技术用先进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绿色低碳化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与标准等先进耐火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战民, 曹喜营, 吴吉光, 秦红彬, 李志刚, 余同暑, 柳军, 刘国齐, 段斌文, 王自强

2023, (5): 377-385.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02

介绍了近期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包括干熄焦炉用复相结合碳化硅材料、氢基竖炉用关键耐火材料、欧冶炉(改进型COREX-C3000)用关键耐火材料、炼铁高炉用碳化硅风口组合大砖、高炉出铁沟用环保型长寿命Al2O3-SiC-C质浇注料、转炉挡渣用氧化锆滑板、钢包精炼用耐火材料、连铸用梯度功能耐火材料、高温装置用高效隔热材料、热态高炉渣的回收利用和铸造用泡沫陶瓷过滤器等。通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钢铁工业新装备和新工艺的要求,提高现有炉衬或关键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节能降耗,净化钢液或铁水,加强固废利用等。
研究开发

石干, 范沐旭, 刘新彧

2023, (5): 386-389.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03

以电熔镁铝尖晶石为主要原料并加入少量烧结刚玉细粉部分替代尖晶石细粉,或以白刚玉为主要原料并加入少量电熔镁铝尖晶石细粉替代白刚玉细粉,制备了两组MA-Al2O3材料。研究刚玉与镁铝尖晶石之间的固溶反应对材料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两组材料中均发生了固溶反应,使得镁铝尖晶石的富铝程度增大,镁铝尖晶石中的氧化铝含量(w)由约76%增加到80%以上,从而加强了试样骨料与基质的结合,减少结构缺陷,改善了材料的高温性能;2)在以镁铝尖晶石为主要原料的MA-Al2O3材料中,加入烧结刚玉可使其常温耐压强度增大,改善其高温抗蠕变性和抗热震性;3)在以白刚玉为主要原料的MA-Al2O3材料中,加入镁铝尖晶石细粉,其常温耐压强度、高温抗蠕变性和高温抗折强度均有大幅度提高。

孙红刚, 李红霞, 司瑶晨, 杜一昊, 赵世贤, 尚心莲, 夏淼

2023, (5): 390-396.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04

为提高煤气化炉用碳化硅-尖晶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SiC颗粒(≤2.5 mm)、尖晶石细粉(≤90 μm)、α-Al2O3微粉(d50≈5 μm)和金属Al粉(≤74 μm)为主要原料,在氮气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制备了SiC-MgAl2O4-Al复合材料。分析了200~1 600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热处理温度大于1 000 ℃时,复合材料中的Al开始逐渐反应生成Al-O-C-N晶须,可显著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2)常温和热态抗折强度随着复合材料内Al-O-C-N晶须含量的增多和尺寸的增大而提高。通过调整热处理温度可调控材料内Al-O-C-N晶须的物相组成、含量和形貌等,从而实现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的调控,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

张涛, 谭清华, 冯志源, 王晗, 刘鹏程

2023, (5): 397-401.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05

为制备隔热性能更好的高纯氧化锆空心球制品,分别以CaO稳定氧化锆空心球颗粒及细粉、Y2O3稳定氧化锆空心球颗粒及细粉、CaO+Y2O3复合稳定氧化锆空心球颗粒及细粉为主要原料,以工业级Y2O3微粉为烧结助剂,以水溶性树脂为结合剂,采用振动加压成型,于1 800 ℃保温6 h烧成制备了含不同稳定剂的高纯氧化锆空心球制品。研究了稳定剂种类对这些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烧后各试样的物相主要为立方氧化锆;骨料与基质细粉都很好结合在一起,含CaO稳定剂试样的内部气孔相对狭长,呈相互贯通网络状,力学性能适中,抗热震性最优;含Y2O3稳定剂试样的内部气孔大小不均、分散孤立,力学性能最差;含CaO+Y2O3复合稳定剂试样的内部孔径更小、分布更均匀,致密化趋势明显,力学性能最优,但抗热震性最差。2)烧后试样的线膨胀率和热导率随温度升高均逐渐增大;在高温阶段,含CaO稳定剂试样的线膨胀率和热导率都最低。3)综合考虑,含CaO稳定剂试样的性能最佳。

韩艺辉, 曹喜营, 冯海霞, 王晖, 柳军, 潘元帅, 王建斌

2023, (5): 402-406.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06

为减少碳排放,以电熔镁砂、鳞片石墨、Al-Si复合粉、α-Al2O3微粉为原料,分别选用新型环保的络合镁铝胶结剂(简写为W粉)和酚醛树脂(简写为PF)为结合剂,制备了MgO-C耐火材料,对比了其物理性能及抗热震性。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处理后,以W粉结合的试样W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均大于以PF结合的试样PF,体积密度、常温耐压强度略小于试样PF的;2)试样W比试样PF的抗热震性好,且试样W热震1次后的常温抗折强度比热震前的提高19.2%。

路跃, 刘国齐, 杨文刚, 燕鹏飞, 马渭奎, 李红霞

2023, (5): 407-411.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07

锆酸钙材料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高温合金熔炼用坩埚材料,以电熔锆酸钙(CaZrO3)为主原料,添加少量(加入质量分数为0.5%~2.0%)的TiO2、Al2O3、La2O3、CeO2、Y2O3粉体作为烧结助剂,在150 MPa下压制成30 mm×7 mm的坯体,经1 650 ℃保温3 h烧成。研究了烧结助剂种类及其加入量对锆酸钙材料烧结程度、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2%(w)TiO2时试样烧结性能最优,这是由于发生固溶反应促进了材料的烧结;2)Al2O3的加入量为1%(w)较适宜,由于产生液相促进了材料的烧结,烧后试样中平均晶粒尺寸为 10~30 μm;3)Y2O3的加入量为0.5%(w)较适宜,由于发生固溶反应促进了材料的烧结,烧后试样中平均晶粒尺寸为10~50 μm。

常赪, 吕春江, 龚剑锋, 黄一飞, 马昭阳, 刘臻

2023, (5): 412-416.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08

为研究工业炭黑对复相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以碳化硅颗粒(3~1、1~0.088 mm)与细粉(<0.088 mm)、硅粉(<0.088 mm)、工业炭黑(牌号N990)、SiO2微粉(d50=0.26 μm)和ρ-Al2O3微粉(d50=6.0 μm)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制浇注成型,在氮气气氛中于1 400 ℃热处理,制备了复相结合碳化硅试样。研究了N990加入量(w)分别为2.5%、3.0%、3.5%时试样的物理性能、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随N990加入量的增加,泥料的流动性改善,脱模强度及干燥强度提高。2)随N990加入量的增加,氮化后试样的显气孔率升高,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均有下降,试样中游离C含量升高,α-Si3N4减少。3)随N990加入量的增加,因炭黑颗粒团聚的概率增加,氮化处理后试样显微结构的均匀性变差。Si-C和Si-N发生反应烧结,除连续的絮状基质外,局部还出现了致密孤岛状的β-SiC或O′-SiAlON相。综合分析认为,炭黑加入量(w)为3.0%的试样更能满足材料制备和性能的需要。

王瑞达, 赵世贤, 陈留刚, 司瑶晨, 李凌锋, 李红霞, 刘广华

2023, (5): 417-422.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09

为满足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对新型热障涂层材料的迫切需求,以高纯氧化物(Y2O3、Gd2O3、Dy2O3、Sm2O3、La2O3、Ta2O5)为原料,按化学计量比配料,经1 200~1 750 ℃保温5 h固相反应,制备了高熵稀土钽酸盐(Y0.2Gd0.2Dy0.2La0.2Sm0.2)TaO4材料,简称为(5RE0.2)TaO4材料。研究了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抗CaO-MgO-Al2O3-SiO2(CMAS)侵蚀行为。结果表明:1)(5RE0.2)TaO4陶瓷材料为单斜结构,存在明显铁弹畴;2)该材料经1 750 ℃烧后具有极低的热导率(1.65 W·m-1·K-1,600 ℃)和较高的热膨胀系数(10.2×10-6 K-1,1 200 ℃);3)由于独特的铁弹增韧效应,经1 750 ℃烧后(5RE0.2)TaO4材料的断裂韧性达到2.4 MPa·m1/2;4)(5RE0.2)TaO4与CMAS熔体作用后形成反应层,表现出了优异的抗侵蚀性能。
生产应用

曹会彦, 万龙刚, 王建波, 刘云, 郑翰, 张新华, 冯严宾, 吴吉光

2023, (5): 423-426.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10

研究了选自3个不同厂家对应服役寿命分别为30、50、80次的3种重结晶碳化硅拱砖在1 000 ℃饱和水蒸气中保温500 h的氧化行为,检测其氧化后的质量变化率和体积变化率,分析氧化前后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并和现场服役寿命进行关联。结果表明:1)饱和水蒸气氧化条件下,重结晶程度最好的碳化硅氧化后质量变化率和体积变化率均最小,现场服役寿命也最长;2)在满足成型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引入合适临界粒径的碳化硅,保证在足够广的范围内形成蒸发-凝聚传质,形成更多的重结晶网络,来获得更好的抗氧化性和更长的服役寿命。

王佳平, 杨文刚, 黄志刚, 江兴, 石书冰, 王文武

2023, (5): 427-430.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11

为了探究垃圾焚烧炉炉衬材料对出口烟气温度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流体模块FLUENT对炉排炉两种不同水冷壁内衬材料(SiC挂砖+SiC自流料,SiC浇注料)的热传导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炉衬材质和结构对炉排炉一通道出口烟气温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1)炉排炉水冷壁炉衬越厚,一通道出口烟温越高;炉衬厚度相同时,使用SiC浇注料炉衬的一通道出口烟温明显高于使用SiC挂砖+SiC自流料炉衬的。2)挂砖厚度不变时,自流料厚度越大,一通道出口烟气温度越高;炉衬总厚度不变时,挂砖越厚,一通道出口烟气温度越低;炉衬各工作层厚度固定时,一通道出口烟气温度随自流料热导率的升高而降低。实际应用效果显示,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使用SiC挂砖+SiC自流料炉衬比使用SiC浇注料炉衬可使一通道出口烟温更低,余热锅炉热效率更高,抗结焦能力更强。

周会俊, 罗天, 王龙光, 牛世程, 王建坤, 禄向阳

2023, (5): 431-433.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12

为提高陶瓷介质滤波器的烧成良品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对MgTiO3-CaTiO3(MCT)陶瓷介质滤波器置于刚玉-莫来石承烧板上烧成后出现的表面斑点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在 1 300 ℃,MCT陶瓷介质滤波器与刚玉-莫来石承烧板接触点发生反应,生成2MgO·SiO2和Al2O3·TiO2,形成异色斑点。基于对复合氧化物反应的热力学分析,在刚玉-莫来石承烧板工作面喷涂ZrO2涂层,烧制的滤波器表面颜色均匀,无异色斑点产生。

章健, 章艺, 宋艳艳, 董殿敏, 王波, 胡飘, 刘克

2023, (5): 434-437.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13

介绍了采用3D激光扫描技术研发的全自动抗热震性试验机的原理、结构和特点,该仪器的设计基于GB/T 30873—2014中水冷法抗热震性测试的相关要求,相较于传统测试方法,实现了抗热震试验过程中测试端面破损状态的测量计算、数据存档记录以及停机判断等功能的全自动完成。应用结果表明,该仪器较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消除了人为误差,为抗热震性结果分析和过程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图像资料。
综合评述

郭宗奇

2023, (5): 438-441.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14

RH脱气炉用无铬化的方镁石-尖晶石-Al不烧砖具有优越的力学特性和抗渣渗透性,在极其苛刻的使用条件下成功取代传统的镁铬砖。与传统的陶瓷结合不同的是,方镁石-尖晶石-Al不烧砖使用后呈现微米级柱状MgAlON晶须相互交织、浓密网状分布的结合基质。为建立和完善晶须结合的概念,归纳了耐火材料中晶须结合的特征,晶须形成的机制和条件,晶须增强和晶须结合的不同之处。

王刚, 王来稳, 袁波, 杜鹏辉, 冯海霞, 柳军, 王曲, 吴昊, 张琪

2023, (5): 442-445.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15

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发展的重要保证。精密铸造是制造高温合金铸件的主要技术,因其工况具有高温、高真空以及频繁的升降温,且高温合金含有活泼金属元素而对铸造用坩埚要求非常高。高温合金精密铸造用坩埚种类较多,使用情况和实际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论述了高温合金精密铸造用不同材质坩埚及其研究现状,并对高品质高温合金精密铸造用坩埚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艳利, 彭西高, 张小会, 程庆先, 王晓利

2023, (5): 446-451.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16

综述了高锆质材料、含锆镁质材料、含锆钙质材料、含锆刚玉质材料及非氧化物-ZrO2复合耐火材料的研究概况,发现:1)合理选择ZrO2原料的稳定剂类型,可以有效改善高锆质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并提高使用寿命;2)预合成原料(镁锆砂、CaZrO3、锆莫来石、造粒氧化锆微粉和Zr(OH)4凝胶等)和轻质含ZrO2原料(ZrO2空心球微珠等)可以在镁质、钙质及刚玉质耐火材料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3)锆英砂适用于制备非氧化物-ZrO2复合材料及部分不定形耐火材料。基于此,提出了含锆耐火材料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丰义航, 刘国齐, 李红霞, 秦红彬, 杨文刚

2023, (5): 452-456.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23.05.017

许多高温工业装备(如高炉、气化炉、干熄焦炉等)的服役环境为还原气氛。还原气氛中的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O2和固体碳,碳沉积在耐火材料的孔隙中,导致耐火材料过早地剥落或损毁。为此,从催化剂、CO分压、气氛组成、温度等控制因素阐述了CO的歧化反应,讨论了抑制碳沉积的方法,分析了歧化反应对耐火材料服役性能的影响,指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成果展示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出版地:河南省洛阳市西苑路43号

ISSN 1001-1935

CN 41-1136/TF

创刊年:1966

中文核心期刊

微信公众号